在成型過程中,塑料熔體在一定的溫度、壓力下充填模具型腔的能力稱為塑料的流動性。
塑料流動性的好壞,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成型工藝的參數,如成型溫度、壓力、成型周期、模具澆注系統的尺寸及其他結構參數。
因此,在決定塑件大小和壁厚時,也要考慮流動性的影響。
流動性的大小與塑料的分子結構有關,例如具有線型分子而沒有或很少有交聯結構的樹脂流動性大。
塑料中加入填料,會降低塑料(樹脂)的流動性;而加入增塑劑或潤滑劑,則可增加塑料的流動性。
塑件合理的結構設計也可以改善流動性,例如在流道和塑件的拐角處,采用圓角結構時,改善了塑料的流動性。
塑料的流動件對塑件質量、模具設計以及成型工藝影響很大:流動性差的塑料,不容易充滿型腔,易產生缺料或熔接痕等缺陷,因此需要較大的成型壓力才能成型。
相反,流動性好的塑料,可以用較小的成型壓力充滿型腔,但流動性太好,會在成型時產生嚴重的溢料飛邊。
因此,在塑件成型過程中,選用塑件材料時,應根據塑件的結構、尺寸及成型方法選擇適當流動性的塑料,以獲得滿意的塑件。
此外,模具設計時應根據塑料流動性來考慮分型面和澆注系統及進料方向,選擇成型溫度時也應考慮塑料的流動性。
按照注塑成型機模具設計要求,熱塑性塑料的流動性可分為3類。
① 流動性好的塑料。如聚酰胺、聚乙烯、聚苯乙烯、聚丙烯、醋酸纖維素和聚甲基戊烯等。
② 流動性中等的塑料。如改性聚苯乙烯、ABS、AS、聚甲基丙烯酸甲酯、聚甲醛和氯化聚醚等。
③ 流動性差的塑料。如聚碳酸酯、硬聚氯乙烯、聚苯醚、聚砜、聚芳砜和氟樹脂等。
影響塑料流動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點。
① 塑料溫度。
料溫高,則塑料流動性增大,但料溫對不同塑料的流動性影響各有差異,聚苯乙烯、聚丙烯、聚酰胺、聚甲基丙烯酸甲酯、ABS、AS、聚碳酸酯、醋酸纖維素等塑料流動性對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大;而聚乙烯、聚甲醛的流動性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。
② 注射壓力。
注射壓力增大,則熔料受剪切作用大,流動性也增大,尤其是聚乙烯、聚甲醛十分敏感,但過高的壓力會使塑件產生應力,并且會降低熔體黏度,形成溢邊。
③ 模具結構。
澆注系統的形式、尺寸、布置、型腔表面粗糙度、澆道截面厚度、型腔形式、排氣系統、冷卻系統設計、熔料流動阻力等因素都直接影響熔料的流動性。